GPCR 膜蛋白芯片 —— 开启精准药物研发的新大门
分类:科学前沿 发布时间:2025-03-14 14:24:41
达吉特公司秉承“筛靶就找达吉特”的核心发展理念,隆重推出了创新性的GPCR膜蛋白芯片技术,为GPCR膜蛋白的研究带来破局之策。

在药物研发的浩瀚星空中,G蛋白偶联受体(GPCR)家族宛如璀璨的“黄金靶点”,熠熠生辉。约34%的人类基因组获批药物均聚焦于这一领域,广泛覆盖癌症、神经退行性疾病、代谢紊乱等重大疾病。这片“黄金”之地亦布满荆棘:GPCR家族蛋白需依赖特定膜环境维持活性,其中30%更是无配体的“孤儿受体”,加之传统研究方法易受内源蛋白干扰,这些难题如同迷雾,严重阻碍了新药研发的进程。

0314图片1.png

达吉特公司秉承“筛靶就找达吉特”的核心发展理念,隆重推出了创新性的GPCR膜蛋白芯片技术,为GPCR膜蛋白的研究带来破局之策。该芯片创新性应用单纯疱疹病毒(HSV-1)表达技术,将目标GPCR膜蛋白精准嵌入病毒颗粒表面,并固定于三维芯片基底。

0314图片2.png

这一技术不仅完美保留了膜蛋白的天然构象与翻译后修饰,更彻底摆脱了传统细胞系中内源性受体的干扰,实现了“纯净”的筛选环境。目前,芯片已集成428种药靶膜蛋白,覆盖约72%的非嗅觉型GPCR,成为全球最全面的GPCR筛选平台之一。

0314图片3.png

GPCR膜蛋白芯片四大优势:

(1)筛选直接结合的膜蛋白靶点,无间接结合干扰:这种直接筛选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方法中可能出现的假阳性结果,确保筛选出的靶点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可靠性。

(2)采用病毒表达膜蛋白,避免了细胞系表达的内源性蛋白质干扰,保留了GPCR膜蛋白的天然构象与生物学活性:通过这种独特的病毒表达技术,GPCR膜蛋白能够在病毒颗粒表面以天然的构象存在,从而确保其生物学活性不受影响,提供了最接近真实生理状态的靶点环境。

(3)芯片覆盖多种GPCR蛋白和RTK激酶,结合蛋白范围更广,性价比高:该芯片不仅涵盖了丰富的GPCR蛋白种类,还包含了RTK激酶等多种其他重要膜蛋白,能够满足不同药物研发项目对多种靶点蛋白的筛选需求,提高了筛选的全面性和经济性。

(4)荧光检测结合反应,检测高灵敏:利用荧光检测技术,能够实现对小分子与GPCR膜蛋白结合的高灵敏度检测。

0314图片4.png

际应用案例:展现强大实力

案例1:解析强啡肽镇痛机制的新发现

强啡肽(Dynorphin A)是一种内源性神经肽,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,但其直接作用靶点长期未明。研究人员利用达吉特GPCR膜蛋白芯片,筛选到强啡肽可与3种膜蛋白特异性结合,其中与阿片受体OPRD1的结合强度最高。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OPRD1作为强啡肽主要靶点的假说,还为优化镇痛药物设计提供了关键依据。

0314图片5.png

案例2:揭示新生儿脑膜炎的致病机制

无乳链球菌(GBS)是新生儿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,但其穿透血脑屏障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。科研团队通过达吉特芯片筛选GBS临床株K79与膜蛋白的相互作用,发现其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(CysLTR1)结合信号显著增强。后续实验证实,CysLTR1可能是GBS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的关键靶点,为开发阻断感染的疗法提供了新思路。

0314图片6.png

案例3:拓展生长激素抑制因子的功能研究

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(SRIF-14)通过调控多种生理过程发挥作用,但其多靶点特性尚未完全解析。利用GPCR膜蛋白芯片,研究人员发现SRIF-14可与超过15种GPCR结合,其中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2的结合最为显著。表面等离子共振(SPR)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相互作用的特异性,为全面理解SRIF-14的生理功能及开发相关疾病疗法奠定了基础。

0314图片7.png

上述案例展现了达吉特GPCR膜蛋白芯片在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潜力。无论是神经肽靶点的解析、病原体入侵机制的探索,还是多靶点激素的功能研究,该技术均能提供高可信度的实验数据。随着精准医疗和AI制药的快速发展,GPCR靶向药物的开发将更加依赖高效、可靠的研究工具。

丨相关产品

GPCR(1).jpg